新网师人的一天middot
作者
杨茜
审核
刘凤娟
编辑
杨茜
今天是国庆节。
我知道72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
坐在书桌前,不知怎么,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新网师人。我们新网师人是从每一个黎明成长起来的啊。
“新网师”选在每天5点发文,因为新网师人的一天从此时开始新网师荣誉主任朱永新老师,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阅读写作,一下就坚持了十几年。
我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我很小的时候,他每天上班前,大约5点左右都会叫我起床。那时我起床会练练毛笔字,一段时间后,字虽然练的不是很好,倒形成了每天早上5点起床的生物钟,一下就坚持了几十年。现在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会进行阅读写作,早上是人最清醒的时间,应该去读有价值的、理论性强的书。到晚上时,由于经过了一天的脑力劳动,会比较疲倦,适合读点轻松的、文学性的书。
(澎湃新闻,-4-24)
新网师主任李镇西老师疫情期间作息时间:
早晨七点半左右起床,洗漱、吃早点后便在书房里快走六公里,大概一个半小时。健身结束时一般是十点钟;然后我便开始写作,一般是写在“镇西茶馆”推出的文章。……每天如此。
(镇西茶馆-2-8)
新网师执行主任郝晓东老师:
年9月15日,早晨五点半醒来,编发“早安新网师”(13)。年3月25日,早晨6点醒来,躺在床上发了“早安新网师”,6点20起床。年4月8日,早晨4点半就醒来了,又躺了一会儿,睡不着。打开手机读文章《啥叫理论基础,为啥文章要有理论基础》。写“早安新网师”()
(啃读者)
早晨七点,郝老师群内发布#早安新网师()还有新网师学员葛占芹老师:
哈佛凌晨四点半是我的生物钟,每天与太阳一同苏醒。春夏秋冬04:30读书运动学习打卡到7:00,闻鸡起舞结束。(啃读者,-11-21)
新网师学员屈小娥在网师学习
愿做犟龟,不将就——“疫”情之下,在新网师中的研修纪实中提到:
六点,当太阳将黑夜的面纱一点点掀开,晨光熹微之际,十几年的生物钟一次次的将我的身体叫醒——起床,洗漱,翻书阅读,开启我的“啃读之旅”。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
为什么新网师人坚持早起呢?
朱永新老师在10月2日发布的微博“读与思”中提到:
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有的是百灵鸟型的,早起没有问题;有的是猫头鹰型的,晚起才有精神。但是,为什么要强调早起呢?首先,早晨的精神状态是一天中最佳的,早晨起来,睡眠消去了一天的疲惫,安静的环境最适合阅读、写作、思考,处理重要事务。其次,早晨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早晨一般没有各种饭局和应酬,没有电话、杂事来打扰,可以有整块的时间利用。受郝晓东老师日更“早安,新网师”影响,许多新网师学员也开始了日更“早安”系列文。
10月2日早晨智静老师朋友圈更新10月1日反思:
昨天晚上照例把写下的一篇大文章发给女儿看。女儿刚看了个开头就给出一个评价:啰哩啰嗦,然后提出修改意见。依照她的意见砍去一部分内容后,整个开头显得干净利索。她继续往下读,没读了一分钟,就毫不客气的指出,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即使放到公号里,喜欢看的人也没有几个,你又不是名人,没有人关心你怎么想的,你发生了什么?况且在这么一个不缺文章的年代,没有人有大把的时间翻你的文章。前天晚上,在网师核心成员工作会议上。针对公号文章点击量低的原因,郝晓东老师就剖析出了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是不是名人的文章”“有没有用户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自己的文章存在问题,问题在哪里,总是搞不明白。经过郝晓东老师的“五种思维”启发和女儿一针见血的分析,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写作的问题所在――首先,目标性思维而不是目的性思维。长期以来,我的写作一直停留在自我展示的层面,每篇文章都是自我情感的宣泄,写完是目标,至于为什么写,没有考虑过。其次,展示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如果在过去,文章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属于私密日记,用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这种展示思维是可以的,但当文章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就有了读者,写作的目的就应当转化成读者思维,就不能只写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而应该考虑你的朋友圈的身份组成,文化层次,审美品味,你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才会引起他们的阅读趣味。一旦开设公号专栏,就更要放弃展示思维,彻底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需求,才能获得较高的点击量,实现公号的开设目的。最后,惯性思维而不是主动思维。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塑造出来的文学性写作方式,总是容易把所有的写作赋予浓郁的抒情色彩,强烈的主观情感削弱了客观的事实性基础,也导致说理的逻辑能力越来越弱,写作越来越倾向于文青式,但还没有文青的水准。所以说,人很多时候不是被外在的环境决定的,而是困在自己的低阶思维里不能自拔,但要从自我设置的思维里突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强烈的突围意识,同时遭遇到了必须突围的重要契机,也恰好遇到了高人指点,这时,顿悟就成为了可能。尽管1毫米的成功法则很重要,但是只有少数优秀者才能做到,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遭遇危机,没有人会主动去改变的。早晨阅读、写作后,利用假期白天时间,陪陪家人,放松放松也是不错的选择。
休息、玩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生活的必须。一张一弛,也是生活之道。不懂得休息的人也不懂得工作,只有休息好,才能以充足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投入工作之中。而玩耍,从本质上来说也和睡眠等休息一样,通过转换思维,放松心情,达到一种精力的复原。
(啃读者,-12-27)
新网师学员许钰梅:
#今日分享?放松学习各半天#粗略估计了一下,但还没有整理完九月份的输出。约6万字(每日总结合计近字,还有记在纸上的随笔)。今日国庆假期第一天,阳光甚好。上午收拾书房,还没彻底收拾完得带孩子出门晒太阳了?。三人(两大一小)河滨公园散步,在“榆阳小镇陕北榆林过大年”场地看画展。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日光浴,仰头看看高远深蓝的天空,再低头看看水中的鱼群,只见不同大小的鱼群游来游去,若隐若现。那些时刻,我们仨也是驰骋于天地间的自由鱼儿,好不惬意。中午约了还在工作中的姐姐一起吃了老陕面,老陕面就是好吃。不到60元,大人小孩都吃美了。遥想当年在巴黎,为吃一碗面,坐地铁一小时,再排队一会儿,花上十几欧,别有一番滋味。下午给孩子做好饭,不料孩子在困且累中睡着了,嘱咐爱人在孩子醒后的吃饭事宜,我出门去学校上自习,预备完成网师作业。已经是第二遍回听了,对现代课程观和后现代课程观领会得更深刻了些,发现我的课程观就是夹在二者之间。选了这门课,理解了些课程的“前世今生”,也对暑期共读《非理性的人》中哲学背景领会更深刻。夜深了,国庆长假第一天即将过去,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准备休息了,但对于新网师人来说,第二个黄金时间段到来了。
夜深人静,正是阅读写作时。
许多老师的打卡、写作都是在凌晨左右完成。
新网师学员唐艳老师晚上十点多更新“10月1日记事”:
1.听魏老师讲课《教育的目的》1小时;2.写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英语教材解读3.5小时;3.医院陪家母,很欣慰她能够在支架帮助下走路了;4.看学生考试主观题1.5小时,听学生配音作品1小时;5.读有关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论文40分钟;6.观看自己在英语工作室的课1小时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很年轻,有活力;7.散步45分钟。新网师学员刘桂香老师在给未来的自己——记录日更天与天的对话
网师学习中写道:
幸好,每次的对话都是以正能量的胜利而告终。实践证明,不管再晚,有时会刚好卡点到晚上23时59分发出去,那份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任务一样,让我心生愉悦。新网师学员常利菊老师在光鲜的才华背后,是无数个默默努力的日夜
网师学习)中写道:
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每天下班后累到没有力气吃饭,常常在晚上十一二点握着手机睡着,醒来时继续完成剩下“半壁江山”的涂鸦,我不知道有多少文字从前天的最晚,悄悄滑落到了第二天的最早。晚上九点钟,读书、写作、听网课,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天在虚空度过。新网师学员池俊玲老师:
晚上,一身疲倦回到家,灯下,还陪着读高中的大女儿,大女儿学习或做作业,她就啃读书籍,专业写作,常常十二点还在留言,还在咨询学习中的问题。第二天,我打开课程组的小打卡,她的文章又被置顶了。(何刚)
(选自新网师的那些人——教育的点灯人池俊玲
网师人物)
图片来自:你是我藏在微风中的欢喜
将近三年了,我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rysc/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