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控区,一点儿都不虚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什么滋味。”电影《阿甘正传》这样形容生活的不确定性。
时间倒回3天前的早晨,家住高新区的小都都分都一觉醒来,发现出不去了!旁边的都城雅颂居小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不只雅颂居成了封闭区,附近一两公里都被围成了封控区。小都都也突然多了个身份:封控区居民。
封控区只进不出,警察亲自坐镇,有试图越界的,会遭遇警察叔叔的“灵魂三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去做什么?
答对了,恭喜,小世界居住权属于你。顺带,警察叔叔会关心你家有没有粮,囤够了粮就别出门。
繁忙的天府二街被按下暂停键,鹭洲里商圈也不复往日热闹。但别看外面清风雅静,邻居些家头可热闹得很。不信带你“混进”小区群看看。
01
小区是江湖,民间有高人
周三一早得知小区被封闭的消息,最着急的是邻居
昊妈,她家刚来了十几号客人,其中7个还是娃娃,本想着过来耍两天,这下子被封了,怕是生生要住半个月。光是脑补7个熊孩子同处屋檐下那个鸡飞狗跳的场景,大家就笑得忍不下去。
人多,吃饭是个大问题。当事人说,不能去外面吃,每顿单煮饭就要出动两口锅,难度堪比办席。
好不容易解决吃饭问题,娃娃些的时间咋安排,热心肠的邻居们又帮着出起了主意:建议搞学科评比。哈哈,这招我看行!
“生活要有仪式感。”突如其来的居家隔离,再度唤起了邻居们厨艺大比拼的热情。
晚上10点半,热爱美食的楼上邻居
缠不住开始“深夜放毒”,蛋挞烤得金黄,披萨是意式薄底,还有牛排和鸡蛋饼。馋虫一勾,隔壁栋的邻居都想冲到她家里去,哪怕只是想想而已。姑娘情商高,为避免大家太羡慕,赶忙自嘲,“坐等管制结束胖五斤”。
图源/邻居
缠不住小都都也不甘落后,趁着这个时间,悠悠闲闲给自己煮了锅斯里兰卡乌瓦奶茶。食谱来自中国台湾作家叶怡兰的《日日三餐》,是书中最简单质朴的美味。
毫升水倒入小锅中煮至沸腾,转小火,投入乌瓦红茶略煮至茶味、茶香与茶色散发。倒入毫升牛奶,慢火煮至温热后随即熄火,加入适量蜂蜜拌匀。
与整瓣的红茶叶相比,乌瓦红茶味浓细碎,特别适宜做奶茶。滤去茶渣,倒入杯中,即可享用。简简单单一杯,风味强劲有力。
正当大家沉迷美食诱惑之时,
昊妈的求助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果然,7个熊孩子同处屋檐下,迟早要搞出些幺蛾子。困住3个娃娃的是道房间门,钥匙找不到,门锁打不开。里头娃娃哭唧唧,外头大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此时已近凌晨。
谁也没想到,小区邻居之中,竟然有祖传开锁技艺傍身的高人。10分钟上门江湖救急,警报解除,皆大欢喜。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在这特殊时期,分享与互助,悄然拉近彼此的距离。
疫情反扑,亦并未打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管只能在小区范围内游走,也不妨碍感受人间烟火味。
小区里的乒乓台,是一家三口的竞技场。一条窄窄的过道,已经足够爱打羽毛球的小女孩跳跃奔跑。还有遛娃的,遛狗的,遛累了坐下来,隔着安全距离,跟邻居摆摆龙门阵,清闲度日也不赖。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双胞胎女儿出门骑车。平时上班忙碌的他们,难得闲下来,有陪娃兜风的时间。
扎着小辫辫的姐姐,和同样扎着小辫辫的妹妹,一个低头看蚂蚁,另一个一溜烟跑远,爸爸妈妈追着给她们扑扇子,幸福,溢满了眼。
02
在家上班,边喝酒边敲字
身在封控区,小都都尚且可以戴口罩在小区里转转,编辑部同事
巴萨大哥家就在“风暴中心”,直接居家隔离14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着天府二街的电波,他发来了最新鲜(xuān)的居家体验。
狗子和我,都是阳光宅男
·都城雅颂居
巴萨大哥新媒体工作者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敲开了我家的门。
周三一早6点被告知下楼做核酸检测,才得知小区有新冠确诊,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已经看到楼下被布置得齐齐整整核酸检测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效率太高,他们一夜没休息。
做完核酸站在阳台上回神,一一回复朋友、领导的信息,向下望见小区门口已拉起警戒条,更远处剑南大道与天府二街的街口,正在搭建围挡,没啥好说的,封路!整个小区此后线上下单配送的生活物资,由这个街口作为第一站接收。
作为中风险地区,雅颂居户居民线上下单的生活物资,配送人员只能送到这个接收点,再由工作人员送往小区门口,门口分好以后送往每栋楼,最后由单元楼驻守的工作人员送上门。
邻里互助也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封闭第一天,小区物业为了做更细致的服务管控,给小区每一栋楼都拉了防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hjs/1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