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东杰丨晒老暖儿
晒老暖儿
文/贺东杰诵读/李清秀
晒老暖儿就是晒太阳。
为什么叫晒老暖儿呢?
按我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我老家给太阳叫老爷儿,给月亮叫老母亮儿,晒老暖就是晒着老爷儿得到阳光的温暖;二是晒老暖儿的以老人居多,晒着自己的桑榆晚景。晒老暖儿用时髦的话说叫“日光浴”,还有个古雅的称呼“负暄”,负是背负,暄是太阳的温暖的意思,张中行先生著有《负暄琐话》一书,意思就是晒着老暖说闲话儿。
晒老暖儿是秋冬乡村一景,我对此有着深深的印象。每当收罢大秋,到了农闲时节,天气日渐其冷,街头、门口晒老暖儿的人便多了起来。那时乡村里没啥文娱活动,漫漫冬日无以消遣,白天走出家门晒老暖儿,晚上串门儿就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这也算是一项广泛参与的娱乐健身活动。
晒老暖儿有三个要求:
首先是老爷儿要好,晒老暖儿嘛,肯定要暖阳高照、晴朗无风才好。
其次是地方,最好的地方是柴火垛,尤其是麦秸垛,撕几把麦秸坐着喧喧腾腾,背靠着大垛软硬适中,闻着麦秸的干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那滋味美极了。
再就是背风向阳的南墙根儿,那时多是土坯墙,天然靠背,靠在上面不像砖墙那么硌得慌。
再次就是人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凑在一块晒老暖儿必是平常合得来能说到一块的人,那样才能快乐。
冬日里早清儿喝罢山药粥,看老爷儿升高,天气晴暖,老人们走出家门去寻找各自的有利地势。说是老人其实没那么老,因为生活艰难,缺吃少穿,肚里没什么油水,人都干瘦,风吹日晒,面带菜色,所以那时人都显老,五十多岁便成老头儿老婆儿了。尤其是冬天,穿着黑布棉袄缅裆裤,腰里用根褡包或扑尘条儿一系,衬着黑黄的脸色,更是显老。
婶子大娘、嫂子姐妹们多是在家门口、院子里,三三两两凑到一起,大多拿着活计,或纳鞋底儿或缝补衣裳,手上忙活着,嘴里念叨着,家长里短,一日三餐,儿女婚事,婆媳关系,忙不完的活儿,说不完的话儿。
冬日的时光就在一针一线中连缀,
岁月就在一言一语中积淀。
男人们多是聚集在街头,空手儿而来悠闲得很,找到背风向阳的柴火垛南墙根儿等心仪之处,或站或坐或蹲或仰,讲究的自己带个小床儿、麦秸墩儿,凑合的找块砖找点柴火坐着,不讲究的干脆地上一坐或是抱膝一蹲或是柴火上一仰,晒老暖儿的大戏开场了。
晒老暖儿是晒和说的组合,晒和说犹如鸟之两翼,最重要的当然是:
也无需什么技巧,没有复杂的操作,只把自己交给老爷儿就行了。
眯着眼,抄着手,沐浴在温暖的冬阳之下,
先是头、脸感到温暖,黑色的衣裤尽情吸收着老爷儿的热量,接着身上感到温热,手脚活泛,气血周流,一团温暖的和气由肌肤生发开来,四肢百骸懒洋洋的。
功夫儿大了头顶竟有头油泛出,前胸后背有了一层细汗。浑身上下犹如蚁行虫爬,不由得解衣敞怀尽情挠抓起来,挠到痒处,眉眼舒展,无比畅快。
此时衣裳里的虼蚤、虱子也感受到温暖出来活动了,正好将其一一捉拿,有用手指甲挤死的,也竟有放到嘴里“咯嘣”一声咬死的,也有开玩笑学“善人”把虱子放别人脖子里的。别笑话乡亲们,那时卫生条件差,一冬天也洗不上热水澡,只能“日光浴”了。经过一番操作,身上顿觉轻松舒爽许多,再晒就有了些困意,就在和煦的阳光中打起了瞌睡,乃至香甜睡去。再睁眼时,神清气爽,浑身蓄满了力量,天地自是一番好模样。难怪丰子恺先生曾有“我希望春永远不来了,使我长得负暄之乐“的感叹。
我希望春永远不来了,使我长得负暄之乐
说是晒老暖儿的另一重要方面,众人坐定便可开说。
知书达礼、走南闯北经见过大世面的人、能说会道的人是中心,基本上掌握着话语权。从“今个儿天道不赖”“吃嘀什么”开始,便天马行空、纵横捭阖去了。张家长,李家短,三个蛤蟆五只眼,先说海后说山,说完大塔说旗杆。从三皇五帝到村里的歪毛淘气儿,从道听途说到新闻时事,从个人经历到军国大计,从神鬼狐妖到队长会计……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兴致到处,说上几段笑话,学唱几句戏文,打上一段快板,快乐如同阳光一样弥散开来。直到口干舌燥,老爷儿偏西,寒气上升,众人才起身,磕打烟袋,拍拍身上的土,倒背着双手走回家去,期盼着明天的温暖。
晒老暖儿因是冬闲时节无所事事之为,所以也有人叫做“搬大腿儿”,意思是翘着腿儿无事干,又因为多是老年人也有老人自嘲为“等死队”,听来让人心酸,那时农村条件差,老人们真得活得苦。其实晒老暖儿可不是如此消极,它是一种很健康的行为,历史悠久。《列子·杨朱》篇中就有野叟献曝的记载,说的是宋国有个田野老人,穷得只能靠粗麻之衣过冬,太阳出来了,他就跑到屋外去晒太阳以御寒冷,这使他感到十分暖和、舒服,竟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华屋大厦、暖衣、肥鲜之类的好东西。于是他就对老伴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这野老想把晒太阳的暖和、舒服奉献给君王,虽似嫌孤陋寡闻,不识时务,可细想来,他所欲献于君王的“负日之暄”这一做法,还真包含有值得我们探究、借鉴的科学道理呢。
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太阳光对人体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天“阳盛阴衰”状态下,常晒老暖儿能壮人阳气,温通经脉。《黄帝内经》《千金要方》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清代养生大家曹慈山《老老恒言》也说:“背日光而坐,列子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
现代科学更是证明晒老暖儿的科学性、重要性,能加快血液流通、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维生素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调节情绪,振奋精神,提高生活乐趣和工作效率。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少晒头脸眼目,多晒背部,以免头晕眼花,精神倦怠,因为头是诸阳之会,眼怕强光,不宜多晒,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最重要的督脉在后背,晒后背能补阳气。所以古人叫“负暄”,就是多晒后背,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再则老人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谈古论今,排除了寂寞,打发了无聊,化解了心事,增进了情感,健康了身体,愉悦了精神,比之自己在凉屋冷炕上“偎冬”强之百倍。
随着住房和取暖条件儿的不断改善,如今屋里有了暖气、空调,穿衣戴帽也讲究许多,加上电视、手机为伴,村中街头晒老暖儿的人已没有那么壮观。时序不居,岁月如流,我从一个跟着爷爷在晒老暖儿的人群中听故事的小孩儿已到了天命之年,眼看着晒老暖儿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我儿时熟知的那些老人已经做古,当年的年轻人也步入老年,就连我自己也快到了当年晒老暖儿的人的岁数了。
小时候不理解老人晒老暖儿,一坐就是半天。长大了才明白:
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
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
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
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
心与虚空俱。
千年以前白居易老先生的《负冬日》就把晒老暖儿描写的淋漓尽致,千年以后的我真想找个麦秸垛,
随意一靠一仰,闭目养神,就一心一意晒老暖儿,卸下所有背负,所有破事都不再想,
可父老们告诉我:
麦
秸
垛
都
没
有
了
!
E完D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贺东杰
贺氏东杰,公门小吏个高才短,面冷心热一头华发,二目散光三餐没够,四体不勤五官齐全,六神安定七窍愚钝,八方无财九流等才,十分心肠
———诵读人简介
李清秀
河北高阳人,小学教师,喜欢在文学世界里徜徉,爱好诵读,愿意用声音诠释人生。年1月份主题:
一,不能开花,那就生叶吧。
释:作陪衬也不错,第二名也无所谓。
二,心闲如静水,无事亦匆匆。
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忙忙碌碌,真正静下来的又有几人呢?
三,难处。
释: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亦舒
往期贺东杰作品:贺东杰婚宴贺东杰/.回望.感怀贺东杰丨洗澡贺东杰
柳笛儿贺东杰/街角的诱惑——螺蛳粉食记贺东杰丨小铺儿贺东杰丨纸窠(kē)儿稿荐兜喽箅儿(李清秀诵读)美文配美音,带给你旧物时光的回忆。。。贺东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ysx/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