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需要防晒
烈日当空需防晒
终于熬过漫长的梅雨季节,每天不再潮湿闷热晾不干,但这猝不及防的酷暑也让人欢喜让人愁。早上一睁眼,就烈日当空,都说看不见的紫外线很难防,因为阴雨天总让人想不起防晒。可是一天至少12小时全方位立体日光浴更叫人无处遁形。马路上除了早晚高峰人流如潮,中午时分你若在马路上见到行色匆匆的身影,必然是为了生计无计可施的,否则,再怎么不济,也要打个顺风车解决日晒的问题。
酷暑季节需防晒,但让人犯难的是面对琳琅满目的防晒产品无从下手,钱包指挥脑袋,选贵的就一定对吗?还有霜乳雾水。。。什么样的东西该涂哪儿?稍不留神,可能就犯了大忌,事倍功半。夏日送清凉,我们送干货,危急时刻是真正的皮肤科医生挺身而出,教你避开雷区,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防晒产品,安然度过炎炎夏日。
首先,让我们先从成分启蒙,总体上,防晒产品的的成分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
物理防晒剂常用的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简单理解就是这种成分可以在涂布后像软猬甲一样把紫外线反射出去。由于不渗透肌肤,相对也最安全,一般不会发生敏感等不良反应,因此更适合敏感肌或有基础皮肤病的人群使用。
有一利必有一弊,物理防晒剂的吐槽点在于涂展性能差,易泛白,当然,由于透气性差还会存在闷痘、干燥、脱皮、难清洗等问题。我曾尝试用过物理防晒剂,用后果断放弃,因为实在太白了,而这种白跟粉底不一样,是纯白色,尤其对亚洲人的肤色很不友好,除非你全身用,否则,明显的色差会让你在人群中非常突出。除非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常规使用单纯的物理防晒剂。另外,此类防晒霜使用前需要摇匀,较适用于露天艺伎表演,无需额外化妆,还能兼顾防晒。
针对以上问题,有公司进行了改进,将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做成小分子、微粒甚至纳米级别的粒子,虽然解决了明显泛白的问题,但随着粒径的减小,渗透性也会增加,因此,对于特殊人群的安全性也随之降低。
常用的防晒剂大部分都是化学防晒剂,或以化学防晒成分为主的混合防晒。化学防晒成分的防护原理是吸收有害紫外线在皮肤表面,阻止其进一步进入皮肤深层。常见的成分包括对氨基苯甲酸以及衍生物、肉桂酸等,主要针对UVB,虽然防晒效果好,但也存在诸如光稳定性差、刺激性强、易致敏等弱点。通常敏感肌在选用防晒产品时要尽量避免化学防晒剂。
从防晒产品的品种质地看,水乳剂在市面上用的最多,首先,水包油的质地使得水乳剂更轻薄透气,涂展性能好,容易在短时间内摸匀,增白效果也自然。前面提到过防晒产品的增白效果主要是物理成分的作用,因此,不管什么质地,物理防晒剂含量多的涂上去会更白,而物理性成分使得产品的质地变得更浓稠,所以,除了看成分表,还可以简单地从防晒产品的薄厚程度来初步判断物理成分多少。另外,水乳剂比较容易携带,可以随时补充,增强防晒效果。最重要的,水乳剂的配方比较容易进行各种添加改良,比如针对干性肌肤添加补水成分,针对痘痘肌肤添加控油成分等,适合各种不同人群。
水乳剂也好、霜剂也罢,都建议面部使用,虽然身体也可以用,但是由于面积大,容易遗漏,因此,身体部位更建议使用喷雾,轻轻一喷,就可以覆盖很大面积,效率较高。
最后,再强调下防晒指数,其实这部分内容我们曾经反复科普过,相信大家也聊熟于心了,今天只划重点,不解释原理。
选择防晒产品重要看两个指标,一个SPF,代表防UVB的,数值越高,意味着你被晒伤的风险越低,可以阳光下作业的维持时间越长,但别轻易以身试法,因为这只是理论值,跟你涂抹的量、均匀程度、是否出汗遇水等损耗都有关系。对于大部分上班族而言,与紫外线直接亲密接触的时间集中在上下班的路上,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因此,选择SPF30左右的指数就足够了,如果你中午需要外出吃饭,则补涂一次,下班前再补涂一次完全OK。如果你是户外时间多,那么劝你选SPF50左右的,能够避免反复涂抹而保持良好的防晒效果。当然了,如果你即使都在室内工作而为了百分百全方位防晒硬要涂SPF50甚至70的防晒产品,也没问题,只是你要知道,随着SPF值的增高,舒适度也会降低,尤其是高指数的一般还有防水功能,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专门的卸妆产品来彻底清洁残留,等同于增加对皮肤的伤害。孰是孰非,自由选择。
另外一个指标是我更加看重的,也就是阻止UVA的PA值,最多可以到4个+。说白了,SPF低点儿,无非就是容易变黑,因为在城市里正常生活很少有被晒伤的危险。但是如果PA的加号较低,虽然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但是长波紫外线对对真皮层的摧毁是可以累积叠加的,几年下来,可能衰老的速度会比较快。因此,为了预防光老化,无论身处何地,我的防晒产品选择永远是PA++++的,同样的建议也给到你,听不听劝随意。
任何离开剂量的空谈疗效都是不负责任的,因此,防晒产品的使用方法比具体选择哪种产品更重要。即使你花大价钱选择了防晒级别最高或者最适合的产品,没有足够的用量和补充,也是白费,就像两千块一顿的日料再好吃,也不能管你一天不吃饭,该饿还是照样饿。
一般人面部皮肤面积约为~cm2,建议防晒产品使用量为0.75~1.3mg/cm2。都取最大值计算,要达到测定防晒值,需要涂抹的量为:1.3mgXcm2=mg。由于水乳或霜的比重都比水大,因此0.52g的防晒产品换算成体积大约为0.5ml,这就意味着跟平时涂脸的面霜或乳液用量没有大的差别,当然了,脸大的自动升级,毋庸置疑。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及时补充,因为防晒产品会随着流汗、日晒等损耗掉,一定要及时足量补充才能达到长久的防晒效果。如果是户外活动,更有必要频繁地补涂。跟物理性防晒成分不同,化学性防晒产品需要时间才能很好地发挥功效,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涂好防晒产品的原因。
这个夏天有点儿晒,为了保持美以及变得更美,防晒是关键,今天重点科普防晒霜,物理防晒方法下期再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hjs/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