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倾一年所有,穷几世技艺小隐a

忙年:倾一年所有,穷几世技艺

小隐

作为农耕文明,对季节的敏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隐形结构。祭祀,射猎,耕作,游艺,无不因时而起,循季而息,而最贴近芸芸众生的便是饮食。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瓜果鲜蔬,游鱼走肉,每个季候都有自己的烹制手段,或晾或渍或煎或煮。忙年,应该是这些民间饮食文化的巅峰时刻,倾一年所有,穷几世技艺,在灰仆仆的冬日,用寻常饮水营造出明丽富足的人间盛世。连反封建急先锋鲁迅先生都承认“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四十年前的老城南,忙年从立冬开始,历经冬月腊月直到除夕,满满仪式感。如今想来还是因为穷,办年货置新衣,孝敬老的安抚小的,哪样不是钱?买摘洗腌炒拌,不亲力亲为,菲薄的收入如何承载得起除夕的夜宴?因此立冬一到,家家户户便盘算开,存折上的整数是全家安身立命之本,只能增不可减。零头取出来,各类计划经济的票证一起组成总资产,柴米油盐,人情世故,不小心下去一大半。至于新衣,凑合的办法很多,老二的棉袄给老三,老大的棉裤适合老二,长辈旧衣服面料那么扎实耐用,裁裁剪剪就是老大的新衣,反正穿着不是那个年月的重点,取出来的钱完成重大使命还能在年后又回到存折上,那才值得称道。

生活账算完,就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了。大青菜,雪里蕻,猪后腿,大子盐,每样都是凭票排队购买,出太阳的日子,整个家属院摊晒满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青草的气息。深藏在楼道床下的腌菜缸鹅卵石又见了天日,厨房里飘出炒椒盐的麻香。菜肉码完盐入了缸还要定期翻身,经常看妈妈红肿的手在盐水里整理一年的余获,试吃发酵到日子的第一根菜心,用手指触碰享受日光浴的腌肉香肠咸鸭,好像摸自己补牙时打过麻药的脸。

日子在爸爸每天用叉子把肉叉进叉出晾晒中翻页,转眼就是大如年的冬至。北方饺子鸡汤,南方红豆糯米饭冬酿酒,特的为了提前尝尝年菜似的,而老城南的饭桌绝不透支未来,只有一碗保平安的豆腐,也吃的酣畅知足,好像历劫后大彻大悟的高僧,自有一番浅入深出的意趣。

唱着数九歌,腊月就来了。“小孩小孩你别忙,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到底有哪八种食材众说纷纭,反正那时候也没几个家庭能配齐八样东西下锅,有碗掺着花生红枣洋糖热乎乎的白粥,已经别无他求。吃完把一广口瓶蒜瓣泡在醋里扎好口,再开启就是腊月底,忙年的高潮就来了。

这时厨房的主角是白发的奶奶外婆辈,妈妈阿姨都是打下手的学徒。那几天家里总是热气腾腾,灶头的火二十四小时开着,煮鸭子炖鸡汤,炸春卷炒什锦菜,还要兼烧开水和小泡子子一日三餐,另外还要生个煤炉用饭勺包蛋饺,不是为了省煤气费,而是为了取其恰到好处的火候。几乎所有的锅碗瓢盆都出动,春卷的韭黄肉馅,豆沙馅,半成品的炸肉圆卤牛肉,待切的咸鱼,满当当不够用,在制作老南京什锦菜的最后一道工序混合十个菜时还得搭上洗脸盆。穿插其中负责打下手的小泡子子时不时顺个肉圆子进嘴,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一会头上就是几记暴栗,原来老奶奶虽然不识字,心里都记着数了,生姜还是老的辣。

老太太们手忙口不闲,传授饮食技艺的同时有说不完的陈芝麻烂谷子。我最喜欢在这个时候蹭故事,木莲的老母亲虐食下了地狱,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汪精卫夜传马祥兴美人肝……最欣赏老太太们“老底子的时候,不作兴如何如何……”的口头禅,有着衣箱底浓浓的樟脑香,在岁末忙年的尾声里,和时间一起,一去不回头。

编辑:祥子

鲍友贤作品:一派生机

乡镇集市热热闹闹,人来人往。那琳琅满目的蔬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各种蔬菜、鱼肉应有尽有,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每个地方的菜市场都是一面镜子,映射着这里的人柴米油盐的日子。

鲍友贤

.2.2

忆金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ysx/9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29日 06:32:16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