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发我在巴基斯坦修电站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李桂发,男,年出生在湖北天门卢市区兵铁公社,年卢市高中毕业,接着到净潭高中复读一年,并于年考入武汉读书。一直在湖北电建从事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工作。
我在巴基斯坦修电站
巴基斯坦国家的旁遮普省“上黔那巴”(UpperChenabCanal,U.C.)灌溉水渠(也称河流)西岸、“南迪普”(Nandipur)水电站(13.8MW)旁,有一座新建的高高的圆形水塔。九月底的一天清晨,雨后初晴,秋高气爽,空气变得分外清新。我爬上这几十米高的生活区营地的供水水塔顶端时,登高望远顿有心旷神怡之感,多少还加点飘飘然的感觉。脚下宽宽的水渠和对岸的南迪普燃机联合循环电站就尽收眼底、一览无遗。
是的,巴国“古吉纳瓦拉”(Gujranwala)的南迪普也有着国内的春夏秋冬之分,只是春秋两季稍短,而夏季则酷热难当且漫长;冬季不到两月,但无雪花飘扬和塘堰结冰的寒冷。
进入每年的十月份,这儿天气就开始转凉,由炎炎的夏日开始步入秋天,一场雨一场凉。河水也开始由滚滚黄色、灰色而经过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慢慢变得清澈见底。在河的东岸那高大的汽轮机厂房、雄伟挺拔的锅炉烟囱,以及依次排列在运河边的九座冒着热气的冷却塔双曲线风筒,它们都倒影在这微波荡漾的河水里,真真切切的,确有海市蜃楼的美妙,与地平线折叠对称,恍惚间你还真以为南迪普燃机电站就在这河水里。还有色彩艳丽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人帮助建成的水电站厂房,依旧稳稳地坐落在河道的大坝之上,她连接着水渠两岸,她像一位久经风霜的老妇人慈祥地鞍座在河面之上,日夜欣赏着河水由北向南奔腾不息地流淌。运河的西侧是我们燃机电站和水电站的生活区营地,东侧是我们上班的所在——南迪普燃机联合循环发电厂。我们每天上下班的四趟都要从她身旁走过,接受她的检阅,目睹她色彩斑斓的外衣。这儿就是我如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河岸上绿绿葱葱,淡淡的草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一路上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此刻,那儿时的天真和梦想就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上小学之前的年的一个夏日,这天的下午,在老家湖北天门卢市兵铁农村房屋的台基下,我和母亲一起用搅把将稻草搅成烧火用的耙子。这样做是为了不烧散柴,也便于防止在厨房做饭时发生火灾,更便于存放柴火和使得稻草、野草等燃烧的慢一些,也就是那个时代农村人说的“柴火经烧”,这和当时的城里人烧煤球和蜂窝煤做饭而不烧散煤是一个道道。
在一堆小山似的野草和稻草旁,母亲穿着自己缝制的棉布大襟衫,头戴斗笠、颈脖还围着自己编织的土布毛巾,坐在小木板凳上,那双手的动作就像在玩弄轻柔的太极推手。我呢,则是头戴草帽,全身穿着母亲纺花织布后亲手裁剪并手工缝制的衣裤,打着一双赤脚,右手握着搅把在母亲面前一前一后地来回走动,且右手将搅把转过不停。母亲一边用双手喂草,我一边搅着,散乱的稻草和野草在经过母亲的双手后就变成了那腕口粗的绳索,待有个三尺长时,我就停下搅把向母亲靠近,母亲就收拢起来打一个漂亮的交叉,一件像工艺品的耙子就成了。每次我和母亲都要搅几百个耙子,够家里铁锅土灶做饭烧个十天半月的。在中途小歇时,我上台去家里用茅草和土墙搭就的厨房内的大水缸里,用带把的竹筒打了一筒清凉的冷水走过来双手递给母亲,母亲一边慢慢地喝着清甜的冷水,一边用自己织就的纯棉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珠,看着站在一旁的我疼爱地问:“累了吧?”我爽朗地大声回道“不累!”,接着母亲又十分慈爱地笑着对我说:
“贵发,我儿长大后干什么呢?”
“当工人!当工程师!”我豪气冲天地高举右手回答。
“我儿有志向。”母亲把竹筒递给我后双手撑着膝盖慢慢地站起来,缓缓地伸了伸懒腰,微笑着用右手摸着我的头继续说,“你也喝两口,再把竹筒放回厨房的水缸盖上,我们还搅一会就完工了。”
九年学工学农还学医,有一天没一天就像打游击似的、且好玩的上学一晃就过去了,但儿时母亲的教诲“人从书里乖”,我早已铭记于心,看书学习也就成了我人生最大的爱好和乐趣。
转眼到了年,我高中毕业,高考分数是分,大专落选就读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广埠屯的湖北省电力学校。两年半毕业后,我自愿分配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并且全校就只有我一人去,它就是位于沙市的省电力二处,也就是今天坐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园林路的瑞丰国际大厦的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年2月7日早上,在武汉市汉口新华路坐长途汽车,经过一天的颠簸和跋涉才赶到沙市。当时的沙市红门路长途汽车站可以说是破烂不堪,车站内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电力二处还在比较偏远的城乡结合部位的沙市毛巾厂旁边,直到旁晚六点我才在单位带有外部走廊的两层楼的招待所住下。从此我就与电建行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仍坚守在施工、安装和生产的第一线。
今天,参加工作后的往事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单位全体职工奋战一个项目工地,从荆门热电厂苦干七年后转战江苏南京扬子乙烯自备电站;进入九十年代返回湖北,承包安装两台MW燃煤机组的武汉阳逻电厂建设工程,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单位第一次上台阶和升等级;接着在年同时承接了五个工程的“三大二小”项目,这是我们单位的第二次腾飞,职工们当时已经认为这是非常地了不起;世纪之交时电建企业进入严寒期,我们单位员工上下一条心、群策群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强地迈过;转眼进入本世纪,单位迎来了第三次跨越式发展,在建的施工项目点达到47个之多,同时进军新疆区域的电力建设市场;年单位第一次承接海外项目,与东方电气合作参与印度尼西亚工程,年海外工程项目点达到8个之多,这是我们单位的第四次腾飞。如今我们单位的工程点已遍布全球的欧洲、非洲、中美洲和亚洲。
年5月3日,随着我们单位蒸蒸日上,经营和施工规模不断扩大,自己也迈出国门,参加印度尼西亚公主港3×MW燃煤电站工程的施工建设,从此开启了我的海外电建经历。年11月3日因工作需要,我又投身到巴基斯坦南迪普燃机电站的建设中。电站建成后,我们单位继续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倡议,在跟踪两年并付出艰苦的努力下,于年2月终于签订了该电站十年的运行和维护总承包项目管理合同。就像是EPC总包一样,业主只管电站物流两头的两件事情——送来燃料天然气和输出成果发电量。除此之外电站其他的一切管理、经营和商务工作都是我方打理和运作。比如设备的所有备品备件的采购、运输、清关、保管,化学品和油料的采购,电厂的运行和安全生产,电厂的维护以及小修和大修,电厂的环境卫生绿化以及安全保卫工作和生活区的维修等等。这是我们单位第一次进入全新的领域——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按照业内行话说“这是承接的第一手单”。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迁,我所在的单位就这样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地变革和腾飞。
今天,湖北电建企业又进行了合并重组,新组建了一个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原来的一公司和二公司也合并成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原来湖北省电力电校班的老同学分到一公司的四位和二公司的我在周游列国之后,还是回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相聚,并归于一个单位。无论在武汉市的航空路、小东门、小龟山还是黄鹤楼下都统一到了瑞丰国际大厦这儿。大家用几十年的时间画了一个圈圈。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总是螺旋型地向前发展和迈进,企业也不例外,同样遵循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路途虽然曲折和艰辛,有时甚至铺满荆棘,自己也曾被刺得遍体鳞伤,就是跌倒了我也是勇敢地爬起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几多的心酸和苦楚都抛入脑后,把对家人的思恋深深地蕴藏在心里,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单位,单位就是我的家。这是因为我的心中装满爱——对电建事业一往情深;更对前途充满阳光和希望,我们企业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今天中国电建这艘航船已驶向大海。当然,自己还有着朴素的座右铭——诚信养人修德林,敬业做事入心静;友善待物天地广,与君相识缘分深。它们从内心里引导我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同时,在心中始终崇拜着一个伟大的神——上帝!做一个诚实的人、良善的人,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升华。
如今的我虽已接近花甲之年,但身体尚好,仍坚持每天运动,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和学习。自己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肩负起帮带年轻人的使命和任务,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适应新时代。深怀爱国之心,时刻恪守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觉得为党和企业工作是我的荣幸,那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来源于工作和做事,工作就是要做实做细做好,且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和自身修养。结合南迪普燃机电站的实际情况就是——以电厂安全发电为总目标,以设备状态良好为着力点。一切都要围绕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八小时之外我也和大家一起打球、爬山和游泳,并依然保持着健康、快乐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与年轻人一起在异国他乡营造文明、和谐、温馨和美好的氛围。
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中国电建集团的腾飞,我所在的单位有能力承接到海外工程,咱也跟着有机会迈出国门看世界,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知道我们与人家好多的不同。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的居民每家通常都有三到九个小孩,多的也有十二位,当地的穆斯林男人也有合法娶三到四位老婆的。人们生活节凑较慢,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较小,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很是简洁,而且每天都要进行五次穆斯林的宗教祷告。相对于国人来说多少有些自由散漫和懒惰,但幸福指数相对比较高,尤其是把人生的终点死亡看的比较自然和轻淡。我想,他们这种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可能就是因为有宗教信仰而形成的。
十年来自己亲眼见到各国居民间的信仰、文化、宗教以及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的不同与差异;欣赏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亲历别国居民的工作和休闲的自在状态;尤其感觉到宗教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宗教的魔力远远超出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合力。因而更加深刻地亲身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然性、科学性和普遍性。其实呢,人类在人性、文化、宗教和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些世界上的普世价值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博爱的思想都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认同,只是各民族以及各国家之间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而已,这是因为各自国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发展阶段不同而造成的。人们同处一个地球村,理应睦邻友好共生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我们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求同存异,为了美丽的家园,为了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热爱和平,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日日在内心敬拜伟大的神,用以拯救自己的灵魂。
今天的南迪普燃机电站,在我们的管理和经营下,已经越来越英姿勃发,美丽动人。在这里,上有幽幽的蓝天关爱,下有静静的河水环绕。泄洪道的沙滩上成片的芦苇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曳,水草肥美,植被茂盛,这是鸟儿和野鸭的天堂;河堤上高大的乔木像卫士一样日夜守护着电厂的大门;还有河边低矮的灌木丛在不同的时节都有奇异的花朵开放,一簇一簇的掩映在草丛中,就连河里的流水都散发着香味儿。那怕是初冬时节,项目部门前花坛里的月季花照常开放,鲜艳欲滴、十分地惹人喜爱。
清晨,上班的员工迎着朝阳踏香而来,柳树枝旁已露出太阳圆圆的笑脸;旁晚,下班的人们披着晚霞携香回家。微风徐徐,有时悬在天空的明月也忍不住钻出云朵来,一路伴随着我们抵达生活区营地。这一路上,大家少不了欢声笑语,对今天工作的总结,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映照在笑脸上。
从高空鸟瞰,南迪普燃机联合循环发电厂就坐落在河流与泄洪道围就的弧形地块上,每当雨季河流上游发洪水时,水电站大坝排洪不及,泄洪道上游的四孔钢闸门就同时提起,则泄洪道下游宽阔的用红砖砌筑的高约三米的溢流口处,那洪水平直地顺着斜坡奔流而下,响声雷鸣,异常壮观。在泄洪道尾部的休闲和观景平台上,员工们戏称“小三峡”开始放水了,这是别样的景致。
这观景平台还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紫禁城钓鱼台国宾馆”(海外员工的心里一直装着祖国首都北京,并惦记着中南海)。其实呢,这儿就是我们项目部的中国人位于运河边的平房办公室及小息的花园。平房办公室北侧山墙面对着电厂的迎宾大道和一号大门,且山墙上写满了中巴友好的情谊!那小花园由运河与泄洪道的夹角形成,与平房办公室的南端接壤,它是名副其实的钓鱼台和水榭观景平台。
隔着泄洪道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对面是一大片柴山,员工们也戏称它“打猎场”,那儿植被茂密、树木繁多,这儿已经成了狐狸、野兔、黄鼠狼、刺猬、豪猪、蜥蜴、穿山甲和山猫等野生动物的地盘,还时不时的有黑色的野猪出没,那野猪有时呼兄唤弟一起结伴而行,并下到沙滩上洗个冷水澡,顺带晒个日光浴什么的,好不自由自在。
还有那野狗野猫则是三五成群,时常奔跑在电厂的迎宾大道上,它们在大道上经常地打闹和撒欢,一点也不怕人。冬日里野狗更是肆无忌惮地直接躺在大马路上享受暖和的阳光,好像它们就是这道路的主人。
那乌鸦更像是巴国的“国鸟”,成群结队的在天空飞舞,有时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在地上,它们时不时迈着绅士步伐左右摇摆地在球场上行走,那不慌不忙地态势与中国男足队员在球场上混点极为相似。可冷不丁的它就会在你端着的饭碗里啄上一口,搞得饭菜洒落一地,接着它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而一哄而上地抢食起来。
就连翱翔在天空的雄鹰,也时不时在电厂上空盘旋观光,它们也是被这儿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有时在烟囱周围迎着上升的气流舒展双翼作短暂的滑翔和转悠,尽显天空王者的风范。不过也有点像是环保人士在做高空实地检测一样,它们也想亲身感受一下锅炉烟囱排烟温度的高低和含氮量的多少,同时也多采集几口这儿的中国产的进口“香烟”样本,以便带回天界进行化验、分析和研究。
总之,这些飞禽走兽与我们及电厂和大自然都和谐地相处。
电厂和生活区的环境有诗为证:“绿草茵茵喜鹊声,曲径通幽不染尘;鲜花朵朵蝶儿飞,人来人往燕子迎。”好一幅人间仙境。
朋友,巴基斯坦南迪普项目团队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一起为中巴友谊夯实基础、添砖加瓦,奉献清洁能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为了自己钟爱的电力事业继续奋斗,续写我们的电建情缘。
在海外,我作为一位地球村的中国公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越来越富强和美丽!
在国外工作时,自己和同仁都享受着每半年坐飞机回国探亲一趟的待遇,一年两次休假,恰也像儿时读书时放寒假和暑假一样。其实,人生的旅程就是在这一去一回的路途中度过的,她让我们带着感恩和敬畏的心情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最终祖国是我们的归宿,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鸟巢。
随着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我们将走向世界各地,电建情缘也将伴随着我向前、向前!
年10月,于巴基斯坦南迪普客舍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ysx/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