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指南除湿气,升阳气,阳虚之人
末伏(8月10号~8月19号),末伏一到,立秋的那点清凉瞬间被清除殆尽。虽然早晚较凉,但中午仍然暑气逼人,体感黏腻。
与头伏和中伏不同,末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此时更要注意养生,尤其要“除湿气+升阳气”。如何除湿?
01
运动轻微出汗
瑜伽、慢跑、快走等轻运动能疏通气血和经络,帮助排出湿气。但要注意,夏季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大汗伤津液。02
注意饮食
饮伏茶:烹调或泡茶饮时加点陈皮、生姜也能够起到燥湿的作用。
薏仁芡实赤小豆汤:薏米治湿痹、消水肿,赤小豆利水消肿、补心养血,大米补中益气、养阴生津,《神农本草经》记载芡实可祛脾胃之湿痰,留体内真水的功效。
03
按揉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有运化水湿,固化脾土的功效。
取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方法:将脚踝搭在膝盖上,刚好将小腿肚面向自己,用刮痧按摩板按揉承山穴,每天5~10分钟,最佳时段是下午三点到五点。
如何升阳?
01
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末伏天的阳光充足,正是享受日光浴的好时机。晒太阳时间:上午9~10时、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太阳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好时间,晒时间每天时间约半小时。温馨提示:
晒背不晒头,也不要空腹晒;
一开始晒上20分钟,再酌情增加;
孕妇不晒,老人谨慎;
晒后不要马上吹凉风;
记得补充水分。
02
按摩后背
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其中,督脉更是“阳脉之海”,可统摄一身之阳。因此,养背就是养阳气,推荐两种简便易行的养背方法:搓背: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的功效。即用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要过猛,以免搓伤皮肤。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恢复直立。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量力而行,老年朋友最好先咨询医生。
03
中药养阳
对于身体阳气不足的人来说,适当的选择中药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养阳效果。如:广誉远龟龄集,可温补肾阳,健运脾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乃养护阳之佳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ysx/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