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了在这生机勃勃的早春,这样养生种下
今年春天的脚步来的特别早,立春比春节提前报到。立春,意为春气始而建立也,也是中国农历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开启一年四季的新篇章。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不妨好好学习一下这些春季养生手段,种下一年健康的希望,不负春光,收获元气满满的自己!
中医认为,春季到来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东风化雨,大地回暖,蛰虫苏醒,天人相应,潜伏在人体内深处的阳气也随之而生发。看不见、摸不着的阳气,对人体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来听听著名养生中医专家邬素珍教授的介绍吧!
邬素珍
禅医国医馆坐诊名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据中医经典著作《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的阳气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卫外功能,即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二是生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虽然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依靠阳气来生化;三是宣化作用,气血、津液生成后要依赖于阳气的推动才能输布到全身各处。如果人体没有阳气,就像万物失去太阳的照耀而无法存活一样,所以阳气又叫元阳,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有句话,就是阳气不到是为病,意思是阳气去不到的地方就容易生病。阳气充足,人体就强壮,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也拿你没办法。
既然阳气如此重要,养生首在养阳气,那么,怎样根据阳气的特点来养护阳气?
阳气自有其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季天气回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升发,与春之阳气相应,根据春天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中医提出了春季养阳的观点。阳气在夏季生长到极限,到秋季开始收敛,冬季则潜藏,故春夏养阳是养生的一个总原则,利用自然界阳气生长的机会顺势而为,可谓事半功倍。
人体在刚刚出生时,就像春天一样,阳气当发,生机勃勃,古人把婴儿称为“纯阳之体”,到青壮年后,人体阳气达到顶峰状态,之后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养护好阳气,健康“银行”的存款就比较充足,生活质量较高,长寿机率大。反之,就像人在该赚钱、存钱的时候没把握好机会,还大手大脚花钱,就会导致健康“银行”透支严重。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食生冷,经常熬夜,纵欲过度,生活作息不规律,冬季出汗过多等,会耗损体内阳气,阳气虚衰会导致人体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形寒畏冷,卫外不固,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春季养阳,保护人体阳气,就显得十分重要。
春季如何养阳?据《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一年之计在于春,饮食起居做好以下以几点,可为阳气“开源节流”。
1、合理饮食
春应肝,在色为绿,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以及气味芳香辛散甘温,以利于阳气升发,如韭菜、葱、香菜、大蒜等。
有人认为,春在五味中应酸,酸味入肝,是不是应该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其实不对,因酸味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春季阳气初生,宜减酸增甘,少吃酸味食物,多食辛甘发散、温补脾胃的食物。譬如韭菜,在春季最为鲜嫩应季,味道也最好;大蒜有杀菌的功效;葱、香菜芳香解表。
阳气在体内“蠢蠢欲动”要宣发,如果疏散不及,则容易抑郁,故春季多郁。中国人爱喝茶,春季最宜喝花茶,如玫瑰花、茉莉花、菊花茶等。花茶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能提神醒脑,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
2、适当运动
春光灿烂,猫了一冬后,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勿过于束缚,经常到户外参加运动。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多风多雨,气温忽高忽低,不宜脱的过早过多。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大汗淋漓,阳气随汗外泄。可选择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放风筝、踏青、跳舞、骑自行车等,使筋骨舒展。
3、作息规律
随着昼短夜长逐渐转向昼夜均等,太阳早“起”了,人也可适当早起一些,比冬季睡少一点。但更要注意的是,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经常熬夜和睡懒觉。春日的阳光很宝贵,人体顺应自然界而起居,以迎接春光。
春季晒背是很好的养阳方法,最好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可待“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此时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日光浴”时,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4、保持愉快
春在五脏中应肝,肝喜条达疏泄恶抑郁,故此时应避免精神过于高度紧张,可多听一些旋律优美、轻快的音乐,多看一些喜剧片,经常听听相声,使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老年人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如养花、绘画、书法等,天气晴好时多到外面散散步,看花开,听鸟鸣,怡情养性。切忌自寻烦恼,爱占牛角尖,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邬素珍教授挂号方式如下:
邬素珍
医院副院长
学术带头人
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首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
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佛山市第四届创新领军人才
世界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抗衰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疑难杂症,并在亚健康调养、内分泌调理、抗衰老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抗衰老等方面有多项专题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8:00-12:00
出诊地点:医院精进楼(1号楼)二十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hjs/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