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上海4大纯天然避暑方法指南
这个夏天来的有点晚啊,直到7月下旬,老天才开始打算给我们点颜色看看,一来点颜色就是橙色的!
“年07月27日12时11分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目前本市气温正快速上升,预计全市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7℃,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而且,此轮高温来势汹汹,而且将至少燃烧到本周末。申城的夏日模式就此调至晴热少雨的“烧烤档”,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7-38℃。
上海正式进入“烧烤”模式
热~那是相当的热~
面对热浪滚滚,市民们无处可逃么?
上海可有着你意想不到的避暑好去处,那是种自然的清凉,靠得可不是空调哦!
纯天然避暑法1
江边乘风凉
从吴淞口到徐浦大桥,约85公里长的黄浦江两侧岸线正在逐渐相连,滨江沿线出现了大片的滨水区,其中有大片绿地、有运动设施、也有休闲娱乐的餐厅咖啡馆。入夜后,这些以往只能在地图上看到的浦江亲水岸线,正在成为上海市民游客纳凉的去处。沿着江畔的岸线,人们体味着历史脉络里的上海,也体验滨江带来的新纳凉方式,让“乘风凉”再次成为上海的夏夜生活即景。
■徐汇滨江
人气指数:★★★★
徐汇滨江景观带与浦江对岸的世博园遥相呼应,这里是上海第一个以滨江景观整体开发概念营造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站在堤岸边,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从正式开放至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将这里作为“乘风凉”的最佳去处,有些甚至专门从浦东等地驱车而来。几乎每晚7时要热闹到晚上11时,纳凉人群才会慢慢散去。
■南外滩
人气指数:★★★
南外滩老码头区域完好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建筑风貌的五座老仓库,老仓库外立面根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保留下来的老照片进行了复原,保留了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门头、弧形拱门、经典阳台,以及墙面上体现海派建筑特色的青砖和富有仪式感的廊柱等,再现了当年的风韵和特色。
在这里乘风凉,有个十分别致的去处——阳光沙滩。白天,这里是晒太阳爱好者的乐园。入夜后,这里是一片安静的世外桃源。喜欢热闹的年轻人,可以打一场星空下的沙滩排球;喜欢安静的人,可以坐在舒适的躺椅上,享受江风轻拂,看黄浦江对岸的摩天高楼;喜欢玩水的孩子,可以在沙滩中央的小型泳池里舒舒服服地玩个痛快。在沙滩的后方,还有一间小巧的冲淋房,供晒完日光浴后的游客冲凉使用。
■外滩
人气指数:★★★★★
在夏天的夜晚,外滩一定是上海最闹猛的地方之一。蜂拥而来的人潮,踏上外滩的观景平台,在饱览浦江一览无遗的景色同时,大口呼气黄浦江上吹来的清爽江风——这就是上海最经典的“乘风凉”方式了。
直到如今,依然如此。谈朋友的恋人,依然手挽手挤满了情人墙;摄影爱好者一字排开,架好三脚架,等着东方明珠的灯光依次变换;远道而来的游客,从十六铺一路走到外滩源,欣赏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建筑群和风景线。
外滩还有很多露台可以乘凉,外滩三号、外滩十八号、和平饭店、罗斯福公馆、半岛酒店……几乎每一处奢华去处,都为外滩观景保留了一片绝佳视野的露台或天台,偶尔登高望景,也是很好的清凉体验。
■北外滩
人气指数:★★★
从外白渡桥往东大名路一转弯,热闹立刻被抛在了身后,一派老街巷的安宁。从入口沿着蜿蜒的小径往里走,步道和滨江之间隔着浓密的绿化带,江风丝丝缕缕地穿过枝叶,轻柔抚面。没有明亮的灯光,没有拥挤的人群,这片滨江绿地显得颇为浪漫。
从桥上望出去,不仅可以俯瞰黄浦江从桥下流淌而过,而且可以尽览浦江两岸的风景,视野极佳。一边是陆家嘴的摩天高楼,一边是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仿佛仅在眼前。
长约米的北外滩滨江绿地国客中心段于去年6月底全部完工、通过验收并对社会开放。目前北外滩滨江绿地国航中心段目前也已开工建设,再加上已建成的“音乐广场”和国际客运中心“一滴水”,未来的北外滩滨江将更美。
■滨江大道
人气指数:★★★★
和浦西外滩遥相呼应的浦东滨江大道,一直以来也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除了可以观赏外滩风景的防汛墙、亲水平台、大片的绿化外,滨江大道上风格各异的餐厅,也成为黄浦江畔一景,是“乘风凉”的高端去处。
夏夜里,沿着滨江大道一路前行,临江约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咖啡馆、西餐厅、甜品店等,每一家都在面江的长廊上,放上了露天桌椅。朋友或恋人一边饮红酒喝咖啡,一边看浦江夜景,可谓是上海最美好的场景之一吧。
■滨江大道北段
人气指数:★★
沿着银城路到即墨路,朝着滨江方向走,就能看到一片幽静的滨江绿地。这里就是上海船厂地区滨水开放空间。入夜9时许,绿地里乘风凉的居民并不多,三三两两悠闲地散着步。
长长的滨江大道延续段上,有系缆桩、防洪柱,还有松松的护栏链、黄黄的救生圈,让那些曾经身为船厂码头的时光,依然依稀可辨;然而,改造后成片的绿化,盛开蓬勃的绣球花,整洁而平坦的栈道,又让这片滨江变得年轻起来。因为市民游客很少,能听到久违的蛐蛐叫声,还有黄浦江水拍打堤岸的浪声,偶尔有游船驶过,飘来汽笛声声。
上海船厂地块临江地段的这条滨江大道约数百米长,休闲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结合了船台和老厂房的改造建设。上海船厂搬迁后,厂房内的设施并未被“一扫而空”,如船坞、滑道、部分起重机和铁轨等,都被作为历史印记与特色保留下来,并融入整个滨水区域的结构中,旧时的生产车间也有望被改造成船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的综合体。
纯天然避暑法2
林荫道漫步
上海是一个适合闲逛的城市,路边的法国梧桐为市民们遮蔽了似火的骄阳,给路上的行人带来一丝凉意,弄堂在梧桐树的掩映下也更加迷人。走在这些林荫道上,既浪漫又凉爽。
线路一:中山公园——愚园路——江苏路——华山路——徐家汇
线路亮点:愚园路
愚园路是典型的上海马路,曲曲折折从最西端一直延伸开来,弄堂的号码一直排列到多,每条弄堂里更有数不清的住家。
徒步建议:从西往东慢慢走来,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惊艳的小楼,随时跃入视野。老房子,特别是有故事的老房子,总让人心生出许多莫名的联想。路两边,是生长了半个多世纪的梧桐,它见证了上海的变迁。
☆驻足点:汪公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hjs/1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