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南幼秋季幼儿卫生保健常识及注意事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的变化、天气的干燥会让小朋友有些不适应,随着气温的降低,各种传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生病的现象时有发生,那秋季的疾病都有那些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01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一组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如:秋季腹泻、诺如病毒感染等。
秋季腹泻往往来势汹汹,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3岁的宝宝居多。引起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有些会发烧,有的还会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病程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3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我们这样做!
1、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体温变化。当幼儿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待全部症状消失后方可复课。
2、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3、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6、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qyfz/1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