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沙飞跌宕的悲剧命运难掩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85024.html

沙飞作为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一度被尘封在历史长河之中。

沙飞作为共和国第一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拍下来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留给后人大量的视觉遗产,沙飞虽英年早逝,可是他传奇的人生和悲剧的命运成为那个年代一抹传奇的色彩。

沙飞传奇一生

本名司徒传(年5月5日-年3月4日),广东开平人,摄影师。

笔名沙飞的由来:“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里自由飞舞。”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因此取笔名为沙飞。

1心系摄影

沙飞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一名报务员。北伐战争结束后,沙飞在汕头成为一名报务员。沙飞在汕头工作时,萌生了学习摄影的想法,但是当时社会上的的摄影纯粹是为了逃避严酷的现实,享受醉生梦死的庸俗取乐。在沙飞看来,只有纪实摄影才是追求真理,追求客观现实的造型艺术。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决定为自己的摄影事业而奋不顾身,以摄影为自己的革命事业和斗争武器。

年沙飞来到上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习,一边学习画画,一边给通讯社投递自己拍的照片,来补贴买摄影器材的费用。因为从事摄影工作和对木刻的喜爱,在上海,沙飞进入到上海的左翼文化圈。沙飞遇到他一辈子的精神偶像一鲁迅。为鲁迅拍照,成为沙飞生命中重要的时刻,沙飞的摄影人生才真正开始了。

鲁迅与青年木科家沙飞摄年

鲁迅遗容(寓所卧室)沙飞摄年

他后来曾说:“我拍鲁迅和青年木刻家谈话的照片,先把谈话的情景拍下来,又从各个角度,拍鲁迅先生的特写。把先生的风度、对年青人的关心等,根据我的感受,用摄影手段表现出来。作为新闻照片,第一幅就够用了,但这机会非常难得,我拍完第一幅后,没有放过这宝贵的历史时刻,继续细心观察,拍摄鲁迅的特写镜头。”

沙飞是摄影界第一个镜头对准社会最底层的人。这些照片成为他早期摄影生涯的代表作。沙飞先后拍了渔民、码头工人、人力车夫、乞丐等众多基层人民,表现基层人民被奴役、被压迫的生活生活场景。年沙飞在广州举办摄影展时把这些照片以主题“大众生活”进行展出。

码头工人

沙飞也是最早国防题材的摄影人。年,沙飞拍摄了《在敌人垂涎下的南澳岛》、《南澳岛-日本人南进的一个目标》两组照片。沙飞以新闻摄影者敏锐的眼光发现南澳岛这个海岛的重要战略意义。年7月,日军在南澳岛发动抢夺广州的第一站。

在敌人垂涎下的南澳岛

2万里赴戎机,摄影当做武器,记录历史

全面抗战抗战爆发后,沙飞离开桂林,前往抗日前线。沙飞去华北战场,收集材料,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现场照片。年8月抵达太原,成为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全民通讯社”的新闻摄影记者,9月,沙飞到平型关前线采访,在抗日前线,沙飞遇见了林彪、聂荣臻。拍摄了大量前线照片,《缴获日军的战利品之一部)、《缴获日军九二步兵炮)、(缴获日军电台》、(缴获的日军汽车之一部》、《战士们高兴地背着缴获的战利品胜利归来》等。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为我们研究抗战时期新闻摄影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平型关师重机枪阵地

平型关大捷后,沙飞在聂荣臻司令员的帮助下加入八路军,成为了我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至此,沙飞的摄影救国正式开始了。

年2月,沙飞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新闻摄影科第一科长,这是八路军,也是我党第一个专业的摄影机构,沙飞作为我党最早的专业的摄影机构领导人,在这里沙飞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从此解放区摄影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在沙飞的带领下晋察冀根据地的新闻摄影事业成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标杆。

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摄影实践是沙飞摄影创作的最后时期,也是其摄影创作的黄金时期,解放战争后期他因为伤病原因减少摄影创作。沙飞在这里拍摄了大量的关于根据地人民和军队抗战的照片,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奋勇杀敌的八路军战士,看到革命年代的大生产运动,看到了边区民主建设和军民一家亲和睦的场景,沙飞为我们拍摄了国际友人白求恩、聂荣臻等伟大的历史人物。

.9,河北平山蛟潭庄,聂荣臻

聂荣臻率领军区机关,由山西五台向河北阜平进发

在这里沙飞把自己的镜头当做特殊的武器,不顾危险,跟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他为我们记录下战争的历史,也用摄影为共和国的胜利添力,沙飞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抗战的点点滴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沙飞影像成为最真实的抗战史料。

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岁月是沙飞摄影创作的巅峰,在聂荣臻将军的支持下,沙飞完成了历史留给他的使命。沙飞拍摄了白求恩工作的场景,如《白求恩检查八路军战士伤口》、《白求恩做手术》等,《白求恩做手术》和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为八路军战时做手术》这两种照片抓拍形象,展示出战争的激烈和白求恩先生的视死如归,成为各大书籍和杂志纪念白求恩先生时必须所选用的照片。沙飞还抓拍了许多白求恩战地生活的照片,充满着唯美主义摄影风格,如《八路军和小八路》、《白求恩和士兵一起站岗》、《白求恩在日光浴》等照片,沙飞用他的镜头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下了白求恩大夫生命最后的时光。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伤口感染没有及时清理不幸逝世。在白求恩先生的告别仪式上,沙飞拍摄了白求恩遗容。在葬礼上沙飞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白求恩先生的遗容进行艺术处理,让无数的五角星陪伴着他。白求恩把他最心爱的“莱丁那相机”赠予沙飞。沙飞就是用用这部相机大量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的珍贵的历史画卷,沙飞将这件礼物和鲁迅照片底片留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年,山西五台松岩口模范病室

白求恩与自卫队员

在山坡上休闲晒日光浴的白求恩

白求恩遗容

年,沙飞和他的同事们组织并策划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晋察冀摄影展览》,这是根据地第一次摄影展览。沙飞很清楚在全民抗战的背景下让民众参与并鼓舞士气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日寇的暴行和共产党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沙飞想到用举办摄影展览来宣传和鼓舞士气。

聂荣臻和群众一起观看后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位。照片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工具,要是能够放大,群众会得更清楚,那就更好了。”

沙飞在经过摄影展后,沙飞意识到,根据地群众大多不识字,唯有照片才是正确的宣传教育作用,只有照片才能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指导方针和鼓舞人们群众支持党的战略。于是沙飞提出创办画报的想法,在缺纸张、缺技术、缺厂房的情况下,创办画报,比登天还难。当时正值日军扫荡时期,筹备工作短短续续,但沙飞和罗光达没有放弃。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沙飞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成功创办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新闻摄影画报。年5月1日,晋察冀军区宣布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顶梁支柱和缔造者。为了在抗战五周年之际出版特别版的画报,沙飞秘而不宣,终于五周年之际装订出五色套版精印的第一本《晋察冀画报》创刊号。

晋察冀画报

沙飞用他手中的相机真实的记录了边区的历史形象,从年刚踏入晋察冀根据地开始直到华北解放区,沙飞时刻没有牢记自己当初步入摄影的初衷,不忘使命,不管遇到多大的阻碍,不管经历多大的变故,沙飞一如既往的在拍摄,因为他知道,他所拍的不只是照片,而是这一段历史。

在边区,沙飞拍摄了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边区领导指挥作战、国际共产主义友人支援我国抗战、日军的各种暴行、军民大生产、土地改革、军事训练等方方面面数以千计的珍贵的照片。沙飞在残酷的环境中,身先士卒,和战友们用鲜血保护住了2万余张底片,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八路军在古长城上欢呼胜利

百团大战新闻照片街头流动展

八路军参加大生产运动

战斗在古长城

.10,山西灵丘

年秋被洗劫一空的村庄

水上练兵

雪中行进

3.精神失常,枪杀日本医生

年,政治部通知他,要把印刷厂从画报社分出来,归政治部。从涞源撤离时,原本多人的画报社,剩下不到20个。

沙飞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越来越差。一次开干部会,他提议画报社改行研究一种带炸弹的风筝,用来炸死蒋。大家听了,嘲笑他爱幻想,有精神病。

年5月,沙飞因肺结核住进石家医院。沙飞对日本人刻骨仇恨。“白院”的日本医护人员多,他很抵触。沙飞的日本主治医生津泽胜敬业、技术好、待人和善。但沙飞给主席和聂荣臻写信说,津泽逼他做X光透视,损害他的生理机能;在他肺病最严重的时候,还让他每天走5公里。

年12月15日这天,沙飞出院。走之前,沙飞叫津泽胜来病房,问他路上吃什么药。津泽交代完出门时,沙飞朝他开了枪。津泽胜被击倒在地,横躺在门口。沙飞看着他,“吃吃冷笑”,又朝津泽脑门正中近距离补上一枪。次日清晨,津泽胜重伤不治。

在牢里,沙飞跟人说,我打死日本鬼子了。“他(津泽胜)害我,我就报仇。”

领导要保他,让医院证明沙飞有无精神病,院方称“沙飞精神正常”。向聂荣臻请示处理意见,聂考虑到国际影响,说:“挥泪斩马谡,厚葬沙飞,他贡献大”。

年3月,华北军区军法处宣判沙飞死刑,立即执行。沙飞提了四点要求:刮胡子,换上妻子织的毛裤、毛袜,执行时不下跪,死后立碑。

沙飞死后,他的署名一度从所有作品上被抹掉。年5月19日北京军区法院判决撤销年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年2月的判决,给沙飞恢复军籍。年6月11日,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恢复党籍。

年,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军号手。沙飞摄

4.沙飞经典作品作品欣赏

4.1受难的百姓和残酷的战争

“血的控诉”是一篇新闻摄影专题报道,用五组图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表达对日军暴行的控诉。第一张图片是被炸弹破坏的墙壁下面一个老人靠着墙壁在哭泣,第二张图片是躺在地上的孩子,他身后是日军摧毁的房屋,第三张图是一名被强奸后的妇女被刺死的妇女,状况惨不忍睹,这两张图借助摄影的真实性都只是直接呈现日军的凶残。第四幅照片用大全景去展示被日军炸毁的烈士纪念塔,日军想通过摧毁纪念塔的方式去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第五幅是一群百姓脱离故乡,男人们背着包揪,女人带着孩子走向未知的生活。沙飞并没有正面拍摄区表现百姓痛苦的表情,而是采用背面拍摄的方式,来表达百姓的无助和绝望。

《血的控诉》版面,见第1期《晋察冀画报》

在日军的炮火中毁于一旦的普佑寺

4.2全民抗战的战争图像

检阅青年抗日先锋队检阅青年抗日先锋队

4.3展现日常抗日民主生活

黄金似的稻穗、黄金似的童年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学生运动会_跑步

撑杆跳

推铅球

造手榴弹

热血的青年参军大会现场

参军

抗战胜利后,欢欣雀跃的民众

4.4练兵与战斗场面

野外实弹演习的八路军战士

陈庄战斗中八路军机枪阵地

沙飞,即记录了历史,同时也让人民建构其对于战争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zysx/122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