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一周年特辑一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庆祝武汉解封一周年

英雄武汉

年4月8日,武汉解封。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

中国成为全球最先战胜新冠病毒的国家。

武汉没有倒下,反而浴火重生。

今天,是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一周年纪念日。我们邀请到当年遭遇过武汉封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者们,谈一谈一年来他们与疫情相关的思考和行动。

湖北邮政明信片

刘小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副系主任。

年2月封城期间,首提“防疫住宅”并组织研发,将《防疫住宅手册》提交武汉市抗疫前线指挥部。解封后着手编制《防疫住宅设计导则》,得到省住建厅认可并将近期在武汉市开展试点。

防疫住宅:整合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

回想起来,封闭在家中的两个多月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恐惧、悲伤、压抑、感动……我们被迫短期内高效学习了各种居家灭菌的方法,也更加体会到家居的种种不足,以及小区的设计缺陷,这样才想到要做“防疫住宅”。那时候出门都包裹到头发,回家总手忙脚乱,消毒多少遍都不放心,所以认识到入户消杀是居家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门外消毒,因此玄关应该成为住宅的标配。大多数住宅都没有玄关,我们利用大门外的方寸之地,设计了简易的“消毒间”,发布在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二月,我看医院的建设、组织以及病患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当机立断带领设计团队,医院进行精心设计,提出了十个不医院设计方案。

疫情期间,我在社交平台发表了多篇文章,希望能够有利于疫情之后社会的反思与发展,其中思考了很多“后疫情时代”的事情,诸如保留特定区域作为突发卫生事件隔离区;采用汽车营地、集装箱模式,医院以避免资源浪费;采用“”、“华侨城”等改造模式,在疫情之医院进行二次利用;在特大城市规划中增加传染病疫情防控专项等。

作为一名武汉人,也作为一名建筑教育者,我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旧城更新改造和古建筑的研究保护,因此希望在疫情期间为武汉发声,引发人们对武汉旧城历史文化的   这次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乃至全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健康人居环境和健康建筑的迫切需求,建筑本身的内涵也因此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本次疫情中,居住的建筑和生活的小区成为人们居家隔离观察,合力抗疫的主要阵地,而复工后,用于工作的办公建筑又承担保卫人民健康,恢复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建筑的内涵,从以往强调功能实用美观发展到节约资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绿色建筑,在此基础上应当再进一步拓展建筑的健康属性,强调建筑健康性能的提升,这个既是疫情带给我们的现实需求,也为整个建筑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我觉得不论是建筑行业还是产业都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着眼于健康建筑,跨学科跨领域融合来发展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从而指导产品、工程和应用。

  再说一下设计工作中的沟通环节,这次疫情带来了工作方式上的转变,推动我们发展网上沟通与办公的形式,这种设计方式也需要设计师去适应和熟悉,适应了各种不同形式下的办公方式,我们的设计效率和成果才能够得到保障。

延伸阅读:

“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应用研讨”系列报告及第一场预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rysc/95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