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点钙片就行了原来我们都错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
本病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1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发生的年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在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未明。
2
流行情况怎么样?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的人口近1.4亿(约占总人口的10.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据估算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近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尽管缺乏新近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估测我国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人已远远超过以上数字。
3
临床症状和危害?
主要症状: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2、脊柱变形: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3、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常发生于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4、对心里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危害常被忽略,主要的心理异常包括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应重视和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taimama.com/rysc/4948.html